正点游戏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新闻资讯

媒体新闻

创新之光照亮陕西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 2022-10-26

图片
西安正点游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仪器组装调试(资料照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十年来,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57.06%提高到67.86%,居全国第9位;年研发经费投入从287.20亿元增加到632.33亿元,年均增长10.3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从334.82亿元增加到2343.44亿元,居全国第6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18年首次评价的4301家增长到2021年的11189家……

2021年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着力打造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截至今年9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已入驻28家孵化器、70家专业服务机构,24家省属国企落地项目43个,设立总规模101亿元的17支基金,275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注册企业。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图片
秦岭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 记者 张梅摄
源头创新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今年9月,C919大型客机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在陕科研单位,为大飞机翱翔蓝天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在“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蛟龙入海”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陕西科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多国之重器的惊艳亮相,都离不开陕西科技的强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彭年才创办的西安正点游戏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在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塞尔维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挥作用,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陕西科技力量。

陕西科技“顶天立地”的背后是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高质量的创新成果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平台。陕西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技术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需求实际,筹建、部署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和不断优化的应用研究体系,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着力增强源头供给能力,陕西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实施“陕煤”“引汉济渭”等企业联合基金,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35%;在全国率先探索经费“包干制”、专家“领衔制”等科研政策,鼓励自由探索,催生出一大批原创性成果——

在工业领域,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五轴增减材复合加工设备可为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石油机械等领域提供增减材一体化解决方案;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研发基地,11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项目——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建成试车。

在农业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陕单609”玉米品种创全国春玉米高产纪录,“西农979”成为我国冬小麦四大品种之一,已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牛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培育成功目前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系。

在民生科技方面,西北大学发明了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的新途径并研发了系列产品,使我国成为国际上首个能量产无病毒隐患的胶原类材料的国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破解了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瓶颈问题。

图片
陕西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单位:家)果子制图
“两链”融合 推动科技和产业对接


今年以来,陕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和技术平台,突破了高性能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在飞机、火箭、航天器上的应用,累计新增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随着相关技术产业化的加速,该企业产值连续3年每年增加50%以上。

陕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一家企业。2021年,陕西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产业链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一年多来,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落地应用,还带动了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

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是陕西推动“两链”融合、促进科技和产业对接的缩影。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陕西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采取集聚式、一体化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方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布局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解决产业链的痛点,打通创新链的堵点。

截至目前,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省科技厅部署实施6个科技重大专项、24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推行“揭榜挂帅”等新型组织模式,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研发出一批重大创新产品,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

随着这些重大成果走向产业化,陕西在装备制造、新材料、3D打印、半导体、卫星通信等领域诞生了一批领跑行业的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3月,陕西确定了陕西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首批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推行以企业工程师为核心联合高校科学家开展科研攻关的模式。据了解,陕西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多领域跨学科部署“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在推动“两链”融合过程中,陕西推动创新资源不断向企业聚集。截至目前,陕西支持重点高校、院所、企业牵头组建了8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9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105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组建10个创新联合体;推动超过5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面向7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图片
2016—2020年陕西获国家科技奖励成果数量图(单位:项) 张梅制图
改革探索 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学科技园成为陕西首家获批建设的秦创原陕西高校创业孵化基地;24项科技成果成功进入秦创原科技成果池,获得春种基金支持5项,1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技术股+现金”的方式出资1060万元在秦创原落地转化……

今年以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政策的带动下,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建设,创新创业活力被不断激发。

陕西是科教资源大省,拥有百余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上百万专业技术人才。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陕西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引用,优化创新环境,创新模式机制。

在深化人才机制创新方面,陕西通过试行“揭榜挂帅”、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等措施改革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结合“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实施,省科技厅遴选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高端机床等5个专项领域,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公开发布课题两批次19项,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

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方面,陕西搭建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平台、完善科研人员创业服务体系,让人才在平台上发挥作用。陕西支持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组建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稀有金属材料国家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陕西加快建设秦创原“三器”示范样板,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2021年,全省新建省级以上孵化载体60个,搭建了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

2021年,省科技厅设立秦创原引用高层次人才专项,采取“高校聘用、企业使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配套,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截至目前,陕西先后组织实施5个批次,签约156人,为企业直接引进99人,依托高校引进57人。

随着人才活力被不断激发,三秦大地正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
友情链接: